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入口

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入口
  • 首页
  • 校情总览

    校情总览

    学校简介 顶层设计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校园风光 联系方式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贸院要闻 工作动态 媒体报道 佳音在线 教学动态 学术科研 通知公告 贸院微视 电子校报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管理 科研管理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招生网 就业网 继续教育
  • 人才师资

    人才师资

    名师风采 人才招聘
  • 国际交流
  • 党团建设

    党团建设

    党建网 共青团
  • 青春校园

    青春校园

    缤纷校园
  • 评建专栏
  • 快速通道

    快速通道

    网络学习空间 VPN 采购招标 教育邮箱 一站式服务大厅 正版软件平台
  • 校情总览
    学校简介 顶层设计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校园风光 联系方式
  • 新闻中心
    贸院要闻 工作动态 媒体报道 佳音在线 教学动态 学术科研 通知公告 贸院微视 电子校报
  • 教学科研
    教学管理 实验教学管理 科研管理
  • 招生就业
    招生网 就业网 继续教育
  • 人才师资
    名师风采 人才招聘
  • 国际交流
  • 党团建设
    党建网 共青团
  • 青春校园
    缤纷校园
  • 评建专栏
  • 快速通道
    网络学习空间 VPN 采购招标 教育邮箱 一站式服务大厅 正版软件平台
教学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 教学动态 正文

  让红岩精神在戏剧舞台上“活起来” ——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入口“校地协同 戏剧育人”的思政育人实践

供稿部门:影视融媒体学院 作者:杨悦君 赖涵昔 黄智宁 审核人:王杨丽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29日 09:59 阅读量:

在嘉陵江畔的合川,红岩精神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着一代代人的心灵。如何让这份精神财富真正“活”起来,走进当代青少年的内心?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入口影视融媒体学院的师生们,用一部原创话剧《吉可,回家吧》,给出了生动而深刻的答案。这不仅仅是一场场舞台演出,更是一堂堂行走的、沉浸式的“红岩思政”课,承载着学校、教师、学生在传承红色基因道路上的探索、感悟与成长。

缘起:主动创排,依托本土红色资源开展艺术创作

2021年初,影视融媒体学院立足专业特色与育人使命,主动谋划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艺术实践。在了解到合川籍共产党员周吉可的英雄事迹后,学院主动联系重庆市剧协与合川区戏剧家协会,提出共创话剧的构想,由表演专业教师杨悦君、黄智宁与重庆市剧协编剧周津菁组建编剧团队,承担起主创重任。

“周吉可是谁?他的故事为什么值得被记住?”带着这样的追问,创作团队老师带领学生走进档案馆、图书馆,在一页页泛黄的史料中寻找英雄的足迹。更令人动容的是,他们联系上了周吉可的孙女周女士。透过她深情的讲述,一个曾经遥远而模糊的身影,渐渐清晰起来——他不仅是战功赫赫的红军将领,更是一位在家国不能两全时,毅然作出选择的丈夫与父亲。

“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还原历史,更是让英雄‘走’到年轻人中间。”杨悦君说。她和黄智宁对原剧本进行了艺术再创作,以周吉可女儿周美瞻几十年追寻父亲足迹为主线,聚焦革命者在理想与亲情之间的抉择,打造出一部40分钟的小戏。

初绽:师生共创,从排练厅到舞台实现“育己”与“育人”同频

“一开始,我觉得周吉可离我们太远了,他的选择甚至有点‘不近人情’。”饰演周吉可的2018级学生何林峰坦言。为了帮助学生“入戏”,杨悦君和黄智宁带着他们了解历史背景、观摩影视资料、写“角色自传”、分析人物心理、组织讨论,引导他们与角色人物进行“心灵对话”。

排练厅,成了没有讲台的思政课堂。一句台词、一个动作、一次走位,都不再是单纯的表演,而是信念的传递与情感的共鸣。那场跨越时空的父女对话,更是让饰演周美瞻的学生数度哽咽:“你要想象,那个从未谋面的父亲就站在你面前……”

2021年,在合川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化惠民活动周的戏剧曲艺专场,话剧《吉可,回家吧》面向大众成功首演。当大幕拉开,灯光亮起,周吉可的革命生涯与周美瞻的寻父之路在舞台上交织,那段穿越生死的对话响起时,台下许多观众潸然泪下。首演的成功,给了师生们巨大的鼓舞。随后,该剧受邀参加了“第四届重庆青年戏剧演出季”,并荣获“优秀展演剧目”称号。这不仅是对艺术创作的肯定,更是对这场特殊思政实践育人成效的认可。学生们在演出日志中写道:“通过扮演周吉可,我真正懂得了什么叫‘理想高于天’”“我好像触摸到了那段烽火岁月,理解了前辈的牺牲,更珍惜今天的和平”。

《吉可,回家吧》在合川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化惠民活动周的戏剧曲艺专场首演剧照

深耕:打破学段壁垒,从小戏到大戏,搭建思政教育一体化桥梁

如何让这部作品承载更丰富的思想内涵,感染更多的观众呢?2023年,学院决定将《吉可,回家吧》复排升级为一小时多幕大戏。复排导演赖涵昔与杨悦君带领2021级表演专业学生,再次踏上精神的远征。对于更年轻的一批学子来说,走近周吉可,同样是一次精神的淬炼。他们从学长学姐手中接过的,不仅是角色,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接力棒。

主创团队进一步深入研究历史,在原有母女情深主线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周吉可革命生涯中关键节点的描绘,如他与战友的情谊、在艰苦环境中的坚定乐观等,使英雄形象更加立体。舞台呈现上也进行了大胆创新,运用了更多象征性、写意化的手法,增强戏剧的感染力。青年教师赖涵昔说:“表演不仅是技巧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引领。通过排演红色剧目,我们希望学生在艺术实践中,自觉地将个人艺术追求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这才是‘红岩思政’的真正内涵。”

升级后的多幕话剧《吉可,回家吧》不仅在校内演出,更走进合川区文化艺术中心面向广大中小学生举办公益展演,累计演出6场,覆盖合川区大中小学师生近3000人次。许多中小学生在观剧后写下感言。合川中学一名初二学生说:“我第一次感受到,红色历史离我们这么近。周吉可不仅是英雄,也是从我们合川走出去的普通人,他的选择让我思考自己将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入口一名大一学生表示:“这部剧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小我’与‘大我’,我们这一代人也要有自己的担当。”演出盛况被学习强国、华龙网等多家媒体报道,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好评。《吉可,回家吧》已成为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入口“红岩思政”育人的一张闪亮名片。

《吉可,回家吧》在合川区文化艺术中心公益展演剧照

《吉可,回家吧》演职人员合照

合川区观众观看《吉可,回家吧》

多幕原创话剧《吉可,回家吧》海报

回响:价值升华,从舞台到心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吉可,回家吧》是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入口“红岩思政”育人模式的生动体现,也是一堂“行走的、有温度的、可传承”的大思政课。

对学生而言,是一次生命的重塑。从研读史料到揣摩角色,从排练磨合到舞台绽放,他们不仅是表演者,更是历史的探寻者、精神的继承者。一位参与演出的学生动情地说:“以前觉得红色故事是课本里的,现在它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周吉可的选择,让我深刻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触动,是任何说教都无法替代的。”他们在艺术实践中坚定了理想信念,厚植了家国情怀,锤炼了专业本领,实现了全方位的成长。

对教师而言,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更是一次立德树人的使命践行。杨悦君、黄智宁、赖涵昔等老师,在指导排演的过程中,自身也经历着思想的洗礼和境界的提升。他们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成为了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对学校而言,是一次育人模式的创新。它打破了传统思政课的理论边界,通过“戏剧+思政”“校地+协会”的共创机制,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演”中悟、在“感”中行,使红岩精神可感、可知,将地方红色资源转化为育人内容,为地方文化建设注入青春力量。目前,该剧已纳入合川区文联“红色文化进校园”重点项目,成为多所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学院正计划推出更多红色戏剧,进一步扩大辐射范围,推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红岩精神,在戏剧中传承;育人故事,在舞台上升华。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入口影视融媒体学院原创话剧《吉可,回家吧》以戏剧为载体,让红色基因在青年心中生根发芽,让思政教育在情感共鸣中实现铸魂育人。

上一条:壶盏藏香传茶道,躬行践履育人文 下一条:影视融媒体学院27名学子晋级第六届国际大学生配音大赛线下复赛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抖音

版权所有@36365线路检测中心-36365.com|登录入口 | 渝ICP备07002828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702500730号 网站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