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入口

36365线路检测中心入口
  • 首页
  • 校情总览

    校情总览

    学校简介 顶层设计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校园风光 联系方式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贸院要闻 工作动态 媒体报道 佳音在线 教学动态 学术科研 通知公告 贸院微视 电子校报
  • 教学科研

    教学科研

    教学管理 科研管理
  • 招生就业

    招生就业

    招生网 就业网 继续教育
  • 人才师资

    人才师资

    名师风采 人才招聘
  • 国际交流
  • 党团建设

    党团建设

    党建网 共青团
  • 青春校园

    青春校园

    缤纷校园
  • 评建专栏
  • 快速通道

    快速通道

    网络学习空间 VPN 采购招标 教育邮箱 一站式服务大厅 正版软件平台
  • 校情总览
    学校简介 顶层设计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校园风光 联系方式
  • 新闻中心
    贸院要闻 工作动态 媒体报道 佳音在线 教学动态 学术科研 通知公告 贸院微视 电子校报
  • 教学科研
    教学管理 科研管理
  • 招生就业
    招生网 就业网 继续教育
  • 人才师资
    名师风采 人才招聘
  • 国际交流
  • 党团建设
    党建网 共青团
  • 青春校园
    缤纷校园
  • 评建专栏
  • 快速通道
    网络学习空间 VPN 采购招标 教育邮箱 一站式服务大厅 正版软件平台
教学动态
首页 新闻中心 教学动态 正文

【二级学院院长说教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就业导向-分类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供稿部门: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作者:冷震北 审核人:陈东升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3日 17:29 阅读量: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始建于学校建校之初,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学、工学两大学科门类;学院设有计算机技术创新实验教学中心、合川区应用数学协同创新中心、合川区区块链协同创新中心、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研究中心、智能优化研究中心、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等6个中心;建有重庆市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校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优秀教学团队,建有校级特色专业1个、特色课程及一流课程7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0门。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陈东升教授照片

一、以学生为中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立足新时代,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传承弘扬卢作孚精神和陶行知教育思想,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满足学生成长成才新需要。按照“精方向、强实践、重应用、实融合”的培养理念,探索“就业导向-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以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为导向,根据学生学业基础差异、成长需求差异和专业兴趣差异等情况,结合社会对人才的个性化需求,对各专业设置了不同的方向模块课程;方向模块课程,都有其特定的教学计划、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支撑各分类培养核心知识、能力、素养的达成度。

二、加强校企合作,构建实践育人新模式

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产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大力开展校企、校地、校校合作,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动实现专业与职业对接、课程与岗位对接,教学环境与生产场景对接,致力于构建一个从理论到实践、从校园到职场、从学习到工作的育人体系。

学院先后与重庆邮科毫米波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合川铜溪学校等签订了4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见习、实习提供了长期稳定实习实践资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选派学生到千锋互联、海云捷迅等企业进行“专业见习”“暑期实习”等实习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岗位锻炼机会,提升职业胜任能力。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通过与中小学合作,实施“三位一体”协同培养,选派学生到合川中学、新华小学等校,开展教育见习、研习、实习,增强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应用统计学专业选派百余名学生到国际物流中心实习,亲身体验数据处理,强化应用能力。

三、助力学生发展,突显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一)学科竞赛

学院坚持“院-校-市-国家-国际”五级竞赛机制,实施“竞赛与课程相结合、竞赛与科研相结合、竞赛与创新相结合”三结合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近5年,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奖项867项,并呈逐年上升态势;部分奖项也有所突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奖,数学建模比赛获全国二等奖,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二等奖,重庆市师范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学院荣誉

(二)考研深造

大力实施考研帮扶“全过程关怀、全覆盖指导、全方位保障”的三全工作机制,全力做好考研指导服务。近几年,学院考研上线(报考率)人数逐年上升,录取情况持续向好,近五年考研录取总数190人。

(三)创新创业

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为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撰写学术论文、申请专利、著作权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学生各项成果达229项。

(四)学生就业

学院构建全员促就业格局,将就业工作与学科、专业发展紧密结合,全力拓宽就业渠道,开展系列就业推进活动,如简历制作、模拟招聘、职业规划大赛、研究生模拟面试等,加强学生就业指导。近年来,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逐年稳步提升;学院多次获“考研工作先进集体”“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回首往昔,我们砥砺前行;展望未来,我们守正创新。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持续推进产教融合,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上一条:跨境商务学院学生团队参加重庆市首届跨境电商青年人才投资合作对接会 下一条:【二级学院院长说教学】音乐舞蹈学院:跨文化视野下音乐舞蹈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官方抖音

版权所有@36365线路检测中心-36365.com|登录入口 | 渝ICP备07002828号-2 渝公网安备 50011702500730号 网站浏览量: